09 - 正向強化
💡 咩係「正向強化」?
正向強化(Positive Reinforcement)係一種行為治療技巧,當小朋友有想改變或建立嘅正面行為出現時,即時畀予鼓勵、讚賞或者獎勵,從而令佢哋覺得「做呢件事係值得嘅」,再接再厲,慢慢建立信心。
對於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嘅小朋友,正向強化就係喺佢哋每一次願意開口講說話之後,即時用溫和、真誠、具體嘅方式去回應。
🎯 點解正向強化對緘默症咁重要?
小朋 友唔講嘢唔係因為唔識講,而係因為焦慮壓住咗佢哋。
當佢哋鼓起勇氣開口,正向反應可以:
✅ 減低焦慮
✅ 建立信心
✅ 令「講嘢」變成正面經驗
如果冇即時鼓勵,小朋友可能覺得冇人重視佢哋嘅努力,反而會更唔想講。
🗣️ 讚賞要點:即時 + 具體 + 真誠
❌ 一般說法 | ✅ 建議說法 |
「你好叻呀」 | 「你啱啱話『我想飲水』,我聽到你講得好清楚。」 |
「好棒啊!」 | 「你今日自己同老師講咗『早晨』,我真係好開心聽到你講。」 |
「終於講啦!」(帶壓力) | 「你肯講我知你已經準備好,真係做得唔錯。」 |
🎁 不同形式嘅正向強化
✅ 1. 語言讚美
「我好開心你願意開聲。」
「你講得真清楚。」
「我好鍾意聽你講嘢。」
✅ 2. 非語言鼓勵
微笑
擁抱
點頭認同
輕輕拍膊頭
✅ 3. 小獎勵
貼紙、積分卡
揀故事書
多玩5分鐘遊戲
揀晚餐甜品
📋 實用例子
🧒 小康(5歲)第一次答問題
情境:老師問:「你鍾唔鍾意畫畫?」小康:(細聲)「鍾意」
父母(放學後):「老師話你今日講咗『鍾意』,做得好呀~你想攞一張星星貼紙定想畫一張畫慶祝?」
👧 小慧(7歲)第一次自己同同學講話
情境:同學問:「你想玩邊個玩具?」小慧:(細聲)「積木」
老師:「你自己講咗『積木』俾同學聽,真係好叻~你而家越嚟越有信心啦!」
📊 建立簡單獎勵系統
行為表現 | 積分 |
喺屋企講一個字 | ⭐️1分 |
喺學校講一句話 | ⭐️2分 |
喺陌生人面前講話 | ⭐️3分 |
📌 每儲夠5分 → 換一次特別活動:
去公園
睇卡通片一集
一齊整小手工
🛠️ 實施技巧建議
🎯 觀察孩子喜歡咩類型獎勵(唔係全部小朋友都鍾意貼紙)
🕒 即時反應:唔好等到過咗一日先讚
🧠 唔誇張唔壓迫:自然講出嚟,比「你叻爆啦!」更有效
👁️ 細心觀察進步:即使只係講一個音節,都值得肯定
⚠️ 家長要避免嘅錯誤
錯誤做法 | 點解唔好? |
「你都幾大個啦,快啲講啦!」 | 會令小朋友覺得講嘢係壓力 |
「你話咗一次,點解第二次又唔講?」 | 對進度有不切實際嘅期望 |
喺好多人面前大聲讚 | 可能會令佢覺得尷尬,反而退縮 |
🤝 家校合作:一致性好重要
老師、家長、社工、治療師要用類似語言去鼓勵小朋友
建議老師用:
「你今日講咗一句,我聽到啦~」
「唔緊要,如果你未準備好,下次都可以試。」
🎮 遊戲中加入正向強化
遊戲 | 玩法 | 強化方式 |
猜猜我是誰 | 父母描述角色,鼓勵小朋友答 | 答中即時讚:「你形容得好清楚!」 |
我看到…… | 講出某樣顏色/形狀嘅物件 | 講得準即刻貼貼紙或鼓掌 |
拍拍卡遊戲 | 開卡講出內容(如動物、食物) | 每講一張卡,就讚一句或集分 |
📈 長遠目標
將「講說話」由焦慮源 → 變成正面經驗
練習從熟人 → 半熟人 → 陌生人
最終可以喺學校、社交場合自然講話
提升小朋友:
🎤 表達能力
🧑🤝🧑 社交技巧
💪 自信心
📌 結語
正向強化唔係一種「獎賞交換」遊戲,而係一種鼓勵孩子逐步建立自信嘅方式。每一次小朋友開聲,都值得被看見、被肯定。呢種方式溫和、有力,亦係幫助選擇性緘默症小朋友走出沉默最重要嘅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