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兒童精神科 - 焦慮症
分離焦慮症

跟照顧者分離,不少孩童也會感到焦慮,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有分離焦慮症,不代表他們有心理疾患。帶他們去看醫生之前,要先弄清楚分離焦慮和分離焦慮症的分別哦。

cheungngo_separation_anxiety_ghibli_studio_style_a1a5fc6b-638e-4922-bb96-ec79069635e0.png_

我的孩子有分離焦慮症?千萬不要妄下判斷

 

人非草木孰能無情,跟自己最愛的人分開,誰也有依依不捨的感覺,更何況是尚未能自立的孩子?

 

衹是分離焦慮(Separation anxiety)跟分離焦慮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)不盡相同,前者屬於正常現象,而後者則可被歸納成精神科疾病。

 

學前的小孩跟母親分開會感到焦慮實屬正常,這一般較常在1歲左右的小孩身上發生,而在兩歲之後則會逐漸減退。然而,若果小朋友在五歲之後還出現分離焦慮情況,家長和照顧者便要小心。

 

分離焦慮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)經常出現在初小,亦即是7~9歲的兒童身上,這是兒童身上最常出現的焦慮症。每100個小孩子當中,大概有5個被診斷患上分離焦慮症,這情況也較常在女孩子之中出現。

 

分離焦慮症的患者的症狀通常會隨著年齡減退,到青少年期便大多回復正常。衹是若果缺乏照料和治療,高達3分1患者的症狀會持續至成年人階段。

 

跟照顧者分離,不少孩童也會感到焦慮,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有分離焦慮症,不代表他們有心理疾患。帶他們去看醫生之前,要先弄清楚分離焦慮和分離焦慮症的分別哦。

cheungngo_separation_anxiety_ghibli_studio_style_8fa0bc95-bdd8-4a18-8ad1-0b480d3406fd.png_

孩子怎也不肯上學?分離焦慮症的常見症狀

 

孩子不肯離開自己不肯上學,是不是代表他們有分離焦慮症?怎麼樣的焦慮才算焦慮?是不是逃避上學就是焦慮?在此小鳥醫生為您一一解釋。

 

分離焦慮症的症狀可以分為4大類,分別是恐懼擔憂、行為問題、軀體不適和逃避跟分開有關的情景。

 

每當分離焦慮症患者跟照顧這分離之時,他們都可能有恐懼或擔憂的想法。他們會擔心照顧者不見了或者遺忘自己,有些甚至會擔心照顧者他們的人生安全。他們也會擔心自己的安危,有時候這些憂慮天馬行空,例如自己會被綁架或者被殺等等。

 

他們也有機會出現行為問題,例如哭泣、扭計、投訴等等。家長要記住,每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,未必是因為他們們頑皮,卻可能是因為他們表達不了內在的不適和擔憂。

 

分離焦慮症患者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身體不適,例如頭痛、肚痛、頭暈、作嘔、抽筋、心跳等等。即使他們出現這些症狀,到醫生處作詳細檢查也都未能找到病因,只因心病還需心藥醫。

 

也要記住,學前兒童即使出現如此症狀也未必有病。但若果6歲以上的孩童出現上述症狀超過4個禮拜,家長便要提高警覺,儘快向專業人士徵詢意見。

cheungngo_separation_anxiety_ghibli_studio_style_a467a490-0ee2-4c2e-948d-47cbcbc98deb.png_

不肯上學就是分離焦慮症?未必!醫生跟你探討其他可能性

 

孩子不肯上學,很多時都是因為害怕跟照顧者分開繼而出現焦慮的症狀。祇不過,有時候分離焦慮症卻不是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唯一原因。

 

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生病了,祇不過不是心理疾病,卻是因為身體的其他疾病。之前不是說過,分離焦慮症的孩子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身體不適?事實上,一些疾病例如貧血、感染、甲亢、心臟病、哮喘、腸胃病、甚至重金屬中毒等等,都會導致類似症狀。

 

孩子也有機會同時患上其他心理疾病,就像廣泛性焦慮症、恐懼症等等其他種類的焦慮症,或者如抑鬱症等的情緒疾病。有些時候,孩子誤觸刺激性藥品或食品,常見的有如咖啡茶和酒精,都會出現焦慮症狀。

 

孩子們不想上學,也有可能是其他社會性的原因。可能是學校的課程不適合,可能是孩子在學校遭到霸淩,也可能是孩子頑皮反叛。這些原因作為照顧者和醫療工作者都要仔細探討,孩子才可得益。

cheungngo_separation_anxiety_ghibli_studio_style_7f2dc8b6-4c23-4735-8ebe-1f4f3e57bc8f.png_

跟孩子分享一個秘密!讓分離焦慮症患者好好上學的一個小故事

雖然。很多分離焦慮症患者的症狀會隨著年齡減退。但是。適當的治療可以大大減輕症狀。避免患者的學業受到影響。在接受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之前。家長也可以試試跟患者說說以下的一個小故事。減輕他們分離焦慮的情況:

過完一個充實的暑假之後,比卡超終於要上學了。祇不過比卡超很是害怕,他只想在家看自己的書,玩自己的玩具,和跟自己的媽媽待在一起。

比卡超的媽媽安慰比卡超説:有時候新的環境的確讓我們懼怕,但那衹是暫時性的事。學校其實很不錯,可以看新的書,玩新的玩具,還有認識新的朋友。

衹是比卡超還不很放心,依舊焦慮的躲避著媽媽的目光。

比卡超媽媽於是乎使出殺手鐧,說要告訴比卡超一個秘密。她先讓比卡超伸出自己的手來,然後二話不說便親了一親比卡超的掌心,說這就是那個秘密。

這個吻的秘密在於,每當比卡超在學校感到孤單的時候,便可以把掌心放在面上,感覺就如媽媽親自己一樣。吻會一直烙在比卡丘的掌心之中,所以比卡超可以照樣洗手和使用酒精搓手液。

以上故事改編自Audrey Penn的《The kissing hand》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