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 - 逐步逼近法
📌 逐步逼近法係咩?
對於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嘅小朋友嚟講,「講一句話」唔係簡單嘅事,甚至好似爬山咁困難。逐步逼近法就係一種行為治療嘅方法,用一級一級、細細步嘅方式,幫助小朋友由完全唔敢開口,慢慢發展成可以喺唔同社交情境中講話。
💡 重點概念
慢慢嚟:唔係即刻要求佢喺全班面前講嘢,而係由熟悉、冇壓力嘅環境開始。
細步行,大進步:每一個細微進展(點頭、用口型、講一個字)都值得鼓勵。
正面強化:每次講到,或者有努力,都要畀即時正面反應(例如一句肯定說話、一張貼紙)。
🧒 例子:小恩(6歲,K3)
🎯 最終目標:可以喺課室用正常聲量講一句完整句子。
🪜 分階段小目標
喺屋企對媽媽講「係」
喺屋企對媽媽講短句:「我想飲水」
喺屋企有其他人(爸爸、姐姐)在場時講話
喺學校對老師點頭或用手指
細聲對老師講一個字
對老師講一個完整句子
對一位同學講話
喺小組活動中講一句話
💬 對話例子
✅ 起步階段(家中)
媽媽:你今日玩得開心唔開心?(笑住望佢)小恩:(點頭)媽媽:嗯~我知道你開心~如果你想講出嚟,可以試下講「開心」。小恩:(細細聲)開心。媽媽:我聽到啦~呢句講得好清楚。
✅ 進階階段(學校)
老師:小恩,如果你想顏色筆,可以指俾我睇。小恩:(用手指藍色筆)老師:我知道你想要藍色,謝謝你畀我知道~下次你可以試下講「藍色」。
✅ 更進一步
老師:你可唔可以講「請畀我藍色筆」?想講嘅時候你點個頭,我就等你講。(小恩點頭)小恩:(細聲)請畀我藍色筆。老師:好呀~我聽到啦~做得好,你慢慢嚟。
🧠 逐步逼近法嘅技術重點
1. 🧱 漸進式暴露
由最唔緊張情境(屋企)→ 慢慢過渡到(老師面前)→ 最後進入(公開場合)
2. 🎁 正向強化
鼓勵講咗一個字、做咗一個口型、甚至肯望住人都可以畀獎勵例子:
小貼紙
揀故事書
多玩5分鐘玩具
爸媽一句:「我聽到你講啦,做得唔錯。」
3. 🧩 塑造(shaping)行為
唔係等佢講「完整句子」先鼓勵,而係每個接近目標嘅行為都值得肯定例子:
今日講咗「係」 → 畀貼紙
明日講咗「我想要」 → 再畀貼紙
下星期講咗完整句子 → 小小禮物
4. 🧶 刺激淡化(stimulus fading)
慢慢改變講話環境例子:
先喺媽媽身邊對姐姐講話
媽媽慢慢離開房 → 留小朋友自己同姐姐講
再轉去朋友屋企重複練習
👪 家長點幫?
唔強迫講話:「你點解唔講?」會加強焦慮
唔用比較語言:「你睇隔離個仔都講得出」會令小朋友自卑
用自然鼓勵語句:
「你啱啱講得幾流利喎」
「我知道你試緊,唔容易,但你做到咗」
「你而家講話越嚟越自然啦」
🏫 學校可以點配合?
容許用手勢、點頭代替講話初期參與
老師唔好點名叫佢「即刻答問題」
小組活動時配對熟悉同學,減低社交壓力
若果講咗一個字,老師可以小聲講:「我聽到啦,謝謝你。」
⚠️ 難題與調整
情況 | 應對方法 |
小朋友停滯不前 | 退返上一步,重複練習 |
小朋友話「唔想做」 | 轉用非語言方式,例如畫圖、指圖卡 |
家長失去耐性 | 記住:每一細步都係進步,唔好追求快 |
🌱 結語
逐步逼近法係一種溫和、有結構、具成效嘅方法,適合用嚟幫助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嘅小朋友逐步建立講話能力。每一個細小嘅進展都值得肯定,唔好低估小朋友「今日講咗一個字」嘅努力。只要家長、老師、治療師齊心,一齊支持,小朋友係有機會慢慢「開聲」,搵返屬 於自己嘅聲音。
如你需要,我可以幫你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