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Ngo Cheung

我的孩子什麼都怕!淺談兒童及青少年焦慮症的症狀


在成年人的世界中,焦慮症其實相當普遍。衹是原來小孩子也會有焦慮,但他們未必說得出來。有時候焦慮會轉化成行為問題,家長不知還以為是小孩頑皮,殊不知那竟是焦慮症狀之一!


根據研究,每100個小孩子當中,大概有5%曾經出現焦慮症狀。衹是因為文化差異,事實上,國與國之間焦慮症的盛行率其實差距很大。5%這個數據衹能作參考,有時未必可作得准。


成年人的焦慮症不難診斷,因為他們大多能夠準確表達出心中所思所想,例如憂慮的情緒,反復的沉思默想和負面想法等等。祇不過,小朋友可不會這樣的表達自己。


小朋友焦慮的核心通常在於逃避。逃避上學,逃避跟陌生人說話,逃避去某一處地方。他們害怕一般不會說,衹是行為會出現偏差,開始逃避某種行為和動作。


他們也會表現得比平常害羞或者痛苦,這點熟悉的照顧者應該很容易觀察出來。他們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生理症狀,例如頭痛、頭暈、肚痛、心跳等等,讓父母以為他們生理上出現問題,衹是屢屢求醫無果。除此之外,失眠也是常見症狀之一。


小朋友患上焦慮症並不可怕,最怕是錯誤診斷,不能夠及時對症下藥。若懷疑小朋友出現焦慮症狀,請儘快帶他們向專業人士求助。


45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1. 全身放鬆練習 這練習誰都能做。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靜靜的坐下來,閉上眼睛,然後慢慢收緊身上的每一寸肌肉,再每一寸的晚晚放鬆。從面部的開始,然後到頸部,到肩部,手臂,胸部,腹部,腿部。每一個部位收緊數秒,然後再慢慢放鬆,焦慮的情緒也慢慢可以得到舒緩。 2. 停一停想一想 預先制定一張工作紙,上面有孩子的相片,再用水筆畫上箭嘴,指向相片中的眼睛、鼻子、耳朵和皮膚。把工作紙先複印幾份以作不時之需。

跟其他精神病一樣,焦慮症都會有遺傳因素,緊張的媽媽孩子多會容易比其他孩子緊張。祇不過相比起其他精神病有如躁狂抑鬱症來說,焦慮症的遺傳性實在沒那麼的高。 正所謂3歲定80,孩子小時候所出現的某些性情上的特徵,也有機會增加長大後患上焦慮症的風險。根據研究,比較拘謹(inhibited)的學前兒童比一般學前兒童長大後出現焦慮症的風險高上2~4倍,拘謹的學前兒童有以下特徵: 害怕接受新事物 拒絕探索新環境

對很多人而言,焦慮就衹是擔心害怕,沒有什麼其他意思。孩子患上焦慮症,有些家長也只懂得拍拍膊頭安慰一下,然後叫他們不要想太多。 事實上,焦慮症有很多種。不同種類的焦慮性有不同的治療方法,在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當中,最常見的包括有恐懼症(Specific phobia)、分離焦慮性(Separation anxiety)、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和社交焦慮症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