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課:連續測量紀錄
🕒Part 1: 進階持續測量 (Advanced Continuous Measurement)
📸複雜連續記錄 (Complex Continuous Recording)
例:阿明喺課室同時 尖叫+掟嘢+逃跑,要點同時錄?
Onset-offset recording:
📱用手機錄影,事後逐秒mark開始同結束時間(例:尖叫 10:00:23 - 10:00:45)
Time-series data:
📈畫折線圖睇「每日3PM準時發作」嘅規律(可能同小息後轉堂有關?)
💡科技整合秘技 (Technology Integration)
自動計時器伏位:
用iPad App自動計尖叫持續時間,但記得 set震機提示——唔係睇唔到個screen熄咗!
同步系統實例:
治療師A用平板錄行為,治療師B同時用手環測心跳,Wi-Fi斷線就即刻喊「阿強,開手機hotspot頂住!」
📊Part 2: 頻率記錄升呢版 (Frequency/Rate Recording)
🔢高頻行為點捉?(High-frequency behaviors)
例:自殘每分鐘拍頭15次,用 行為流記錄法 (Behavior streams):
畫時間軸分30秒一格
用✓記每格內次數
發現「拍頭→咬手→拍頭」嘅固定chain
🧮Rate計數陷阱:
「做10次功課撕紙」vs「1次過撕爛10張紙」
➡️ 前者Rate=10次/時,後者Rate=1次/時但 強度更高,要加註解!
📉Part 3: 數據分析黑科技 (Data Analysis Methods)
📌Rate normalization點玩:
例:比較「尖叫(每日2-5次)」vs「打人(每週1-3次)」
➡️ 轉換成 每小時比率:打人=0.02次/小時,尖叫=0.3次/小時,即刻睇出邊個問題嚴重!
🕵️♀️Pattern detection實戰:
用Excel整 熱力圖 發現:
每逢轉堂前5分鐘就掟筆
阿Sir行過身邊時0攻擊行為
➡️ 可能係 逃避轉換環境 嘅功能!
⏱️Part 4: 反應延遲深水區 (Response Latency)
🔗連鎖反應測量 (Chain completion)
例:教「攞碗→裝飯→坐低」:
每步驟限時10秒,超時就mark 紅色三角
發現「裝飯」步驟平均延遲23秒(可能唔識用飯勺?)
🕵️ 連鎖反應測量:煮麵五部曲崩壞現場
任務鏈:「開櫃→攞麵→關櫃→開爐→落鑊」
數據記錄:
開櫃:2秒 ✅
攞麵:卡住15秒(發現手指肌力不足握不穩包裝)🤚
關櫃:猛力撞櫃門(觸覺敏感避開手柄)🚪
開爐:呆望火種8秒(恐懼火光閃爍)🔥
落鑊:最後成功但手震灑出30%麵條 🍜
干預方案:
✅ 改用易撕包裝+加裝櫃門緩衝器
✅ 爐頭貼熒光貼紙標示安全距離
✅ 自製「落鑊導軌」訓練肌肉記憶
⏳ 延遲分級制:秒數背後的秘密
等級 | 延遲秒數 | 行為解讀 | 應對辣招
--- | --- | --- | ---
綠區 | 0-3秒 | 條件反射 | 趁熱打鐵教新技能
黃區 | 4-7秒 | 認知掙扎 | 拆細步驟+視覺提示
紅區 | 8+秒 | 系統當機 | 立即肢體輔助+事後分析
案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