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第18課:複雜個案文檔紀錄

一、複雜案例拆解術🔍


「個案複雜過TVB爭產劇?等我嚟大解剖!」


行為雞尾酒效應(Multiple functions)

例:阿明咬手指

• 上堂時咬→逃避做功課

• 放學後咬→引阿媽比零食

• 深夜咬→自我刺激

→ 要分時段用唔同介入


環境變數亂入(Environmental factors)

爆笑發現:

阿玲喺姨媽到訪期間自傷率升5倍,原來姨媽成日噴超濃香水(感官超載)


治療副作用(Interaction effects)

經典翻車案例:

用代幣制教阿強收拾玩具,結果佢為儲代幣…將阿媽個Gucci袋當垃圾掉咗!



二、實戰執行求生包🎒


「落場做嘢要似茶記夥記——手腳快又要醒目!」


數據收集陷阱(Data challenges)

阿媽報告 vs 現實:

聲稱「阿女每日尖叫3-4次」

隱藏鏡頭揭發:實際23-26次(誤差達87%!)


突發應變術(Procedural modifications)

緊急方案:

原定用iPad做強化,點知佢突然迷上爆旋陀螺→即時轉用陀螺零件做代幣


跨部門博弈(Implementation barriers)

學校vs治療師暗戰:

老師堅持用罰企,我哋要用正強化→最後發明「企得好有獎」騎牆方案



三、專業技能升呢攻略🚀


「要由ABA薯仔進化成米芝蓮三星治療師!」


臨床決策模擬戰(Decision making)

情境:

阿成又咬人又自傷,得1個治療師點處理?

精準拆解:

先block自傷(安全優先),同時俾咬咬膠(替代行為)


溝通化骨綿掌(Communication)

應付怪獸家長金句:

「你個plan有用嘅,我個仔晨早就唔使嚟見你啦!」

神回應:

「所以咪要同你拍住上,等我哋齊齊失業囉~」


誤差修正術(Error correction)

發現計錯數據點算?

立即啟動「三文治道歉法」:

「阿太你睇嘢真係仔細(讚)...頭先小數點打錯位(認)...好彩你發現(戴高帽)」



四、系統整合大法🧩


「識單打獨鬥唔夠威,要識組復仇者聯盟!」


數據大熔爐(Data integration)

混合:

① 智能手環心率數據

② 學校行為記錄表

③ 屋企CCTV片數

→ 發現阿傑每次心跳>120就掟嘢


跨專業合縱連橫(Collaboration)

經典戰役:

職業治療師話要感統訓練每日2小時

心理學家話要CBT每日1.5小時

我哋出動「三合一時間表」:

邊做平衡木邊講認知策略(慳時又高效)


持續改進循環(Continuous improvement)

每月績效檢討:

治療成功率 <60% → 強制睇《少林足球》學「腰馬合一」精神


五、街頭智慧實戰案例🗣️


「理論識飛天,落街要貼地!」


阿婆都明嘅視覺分析

折線圖改編版:

介入前:阿強發脾氣次數似中環塞車

介入後:變大嶼山郊遊徑


師奶式數據驗證

阿媽:「你話個仔進步咗30%?

等我計計...即係由每日鬧交10次變7次?

咁即係仲要忍3次啦!」


辦公室政治應對

上司搶功點算?

在報告寫:「在陳主任宏觀指導下,本人發現...」

(然後email副本抄送全院)



精華總結🚨

• 處理複雜個案要似「玩層層疊」——邊抽邊穩住大局(multi-factor analysis)

• 做臨床決定要似「茶餐廳落單」——快狠準兼走青(professional judgment)

• 團隊合作要似「打邊爐」——唔理你牛肉定丸,熟咗就要夾走(collaboration)


記住:

「遇到難搞個案時,

深呼吸諗吓——

至少佢唔會似你前任咁

話變就變啦!」



附錄: 報告樣本 & 升Level標記


《ADHD個案介入報告 - 陳小明(化名)9歲》

(註:🌟標註技術要點)


1. 個案背景


陳小明確診ADHD混合型,主要問題行為:

① 課堂離座率達15次/節(基準線)

② 作業拖延引發親子衝突(日均4.5次)

③ 感統超載時出現自傷行為(抓手臂至瘀青)


2. 多維度行為分析


行為雞尾酒效應解構 🌟複雜案例拆解術

數學課離座→逃避困難題型(逃避功能)

晚餐時離座→獲取父親關注(獲得注意功能)

美術課離座→尋求觸覺刺激(自我調節功能)


環境變數偵測 🌟環境變數亂入

穿戴式裝置數據顯示:

教室照度>500lux時離座率激增300%

母親穿高跟鞋(叩擊聲)時作業拖延時間加倍


副作用預警機制 🌟治療副作用

代幣制試行期發現:

為賺代幣超速寫作業→字跡辨識度下降72%

新增「工整度核對章」平衡效率與品質


3. 介入方案設計


階段式目標


A. 緊急應變層 🌟臨床決策模擬戰


自傷行為優先處理:引入「壓力球分級使用法」

💡安全替代方案:Lv1擠壓球 → Lv2震動手環


B. 核心介入層


離座行為:

🌟突發應變術+數據大熔爐

✔️開發「太空漫遊任務」系統:

Apple Watch震動提示(每8分鐘1次原位深蹲)

累積步數兌換星際探索影片時間


作業拖延:

🌟跨部門博弈+師奶式數據驗證

✔️「親子特工隊」契約:

父親改用靜音拖鞋(環境調整)

每完成1題可撕1張母親預寫的讚美便條


C. 預防層


🌟持續改進循環+街頭智慧

✔️「感統地圖」週計畫:

週二/四放學後強制跳彈床15分鐘

建立「煩躁溫度計」視覺量表(阿婆都明折線圖)


4. 跨系統整合


學校協作方案 🌟騎牆方案

原罰站制度轉型「紳士站立大賽」:

✔️連續安靜站立3分鐘可獲得「偵探解密卡」


家庭支持模組

🌟三文治道歉法應用實例:

「陳太觀察真仔細(讚)...我們初期確實低估聲光刺激影響(認)...幸好您提醒要調整檯燈位置(戴高帽)」


多專業協作 🌟三合一時間表

OT感統訓練 × CBT認知策略 × ABA代幣制

邊跳平衡木邊練習「衝動控制口訣」


5. 成效追蹤


| 指標 | 基準線 | 介入4週 | 改善率 |
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|

| 課堂離座次數 | 15 | 6 | 60%↓ |

| 作業衝突頻率 | 4.5 | 1.8 | 58%↓ |

| 自傷紀錄 | 7次/週 | 2次/週 | 71%↓ |


💡師奶數據翻譯:「即係由每日激氣4次變2次,仲可以歎多杯絲襪奶茶啦!」


6. 反思與修正


數據誤差事件 🌟誤差修正術

發現穿戴裝置漏計3次離座→立即啟動「三源驗證法」(裝置+教師紀錄+課室監控)


強化物失效處理

原定獎勵「爆旋陀螺」熱度衰退→啟動「興趣探測協議」


Related Lectures:

Category 5: Documentation and Record-Keeping

These lectures address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documents and writing clinical records.

翱翔醫療 (2).png

尖沙咀H Zentre店

尖沙咀中間道15號

​H Zentre 8樓 813室

電話:28133700

​Whatsapp:+852 95096276

中環印刷行店

中環都爹利街6號

​印刷行 3樓 305室

電話:28716733 / 28716788

Whatsapp:+852 62084539

坑口海悅豪園店

將軍澳坑口海悅豪園
底層上層 UG18號鋪

​電話:98852916

Whatsapp:+852 98852916

旺角T.O.P.店

旺角彌敦道700號

20樓 2001室

​(T.O.P.商場3樓升降機上)

電話:28710277

Whatsapp:+852 98893911

bottom of page